第四百七十二章 见过大世面的约瑟-《国医: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画面上,林思涵先注入微量利多卡因,以减轻注射针头造成的疼痛,一路接近桡动脉后,针头后撤,在此过程中,才加大麻药用量——但是针头没有任何停顿。

    这跟现行方法完全相反——针头进皮后先来个皮丘,然后进针少许,停下后再次注药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王磊的起名方式,这叫做前进式断续注药法。

    其剂量大的原因一目了然:注射工具是针筒,静态断续推注的话,无论如何小心,每次都必然推出较大量药物。

    而且为了保证针头未及的地方也有麻醉效果,还必须故意加大药量,让它能自行扩散。

    动态连续注药就不一样了,不存在针头未及的地方。

    但它也有缺点:同时进行两个操作,还得控制药量,难度太大。

    看着林思涵轻描淡写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动作,患者皮肤几乎没有任何隆起,许多人都感到有些牙酸。

    水平确实是高,佩服。

    这种局麻方式都想得出来,理论上也无懈可击,佩服。

    但是至于吗?

    局麻皮丘,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细节啊,有必要这么讲究?

    牙酸的同时,又不免心惊。

    见微知著,见微知著,z国人,他们的手术理念、操作水平,竟然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吗?

    似乎有一点理解老约翰推崇王磊的原因了。

    林思涵丢下针筒,切皮穿刺,送入导丝,过程中果然没有丝毫出血。

    下一步,就应该是扩大皮肤切口,以便置入动脉鞘管。

    然而林思涵没有取切皮刀,反而再次抓起注射器。

    众人迷惑的目光中,约翰说道:“我首次见到时也很奇怪,王老师告诉我,分次麻醉既可以减小麻药用量,避免血管痉挛,又可以保证麻醉效果。”

    有道理,分次和单次的区别,显然在于前者已经穿刺成功。
    第(1/3)页